一般进入中年后肾功能逐渐减退,再加上患有三高或其他慢性病、长期用药等,使得肾脏结构和功能都逐渐下降,患慢性肾病的风险极高。中医在调理慢性肾病方面有一定的价值,从以下4个方面来着手。
如何调理慢性肾病?
1、升清降浊
中医讲,脾胃虚弱无法运化水湿和精微物质,从而造成浊尿和蛋白尿。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、精神状态差、少言懒语、舌苔淡白、尿液浑浊和食欲差等。调理的原则是升清降浊,选择具有补中益气功效的中药,包括黄芪、陈皮和芡实、柴胡和党参以及云苓等。
2、活血通络
湿阻脾胃会阻滞气机,影响脾胃功能,湿热熏蒸下焦,影响肾脏气血循环,精微外溢而生成蛋白尿。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、舌苔厚腻、尿液浑浊和肢体困重等,调理的原则是燥湿化浊,可选择的中药有陈皮、藿香、芡实和车前子,也可以选择佩兰、柴胡和苍术等;如果脸色晦暗、小腹部疼痛、舌头上有瘀斑等,调理的原则是活血化瘀和氯气通络,可选择的中药有当归、枳壳、芡实和生地黄以及大黄等。
3、滋肾养肝
情志不畅可造成肝气郁结,影响脾升降,精微下注生成蛋白尿;肾阴虚会造成肝阴不足,肝阴不足也会影响肾阴,从而导致阴虚火旺。主要表现为心烦意乱、烦躁不安、大小便异常、舌苔发白等,调理的原则是疏肝理气和养血健脾,可选择柴胡疏肝散加减、如果出现盗汗、小便发黄、失眠多梦和记忆力下降、头晕目眩和腰膝酸软等,调理的原则是补肝益肾和滋阴降火,推荐知柏地黄丸加减。
4、通调水道
不少肾脏病早期跟受到外邪息息相关,肺气闭郁,无法通调水道,气血无法濡养全身各部位,其中包括肾脏。主要表现为颜面部浮肿、排尿不顺畅、咳嗽和胸闷气短、尿液浑浊和舌苔白等。调理的原则是宣发肺气和利水消肿,推荐五苓散和五皮饮。
温馨提示
慢性肾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,应找出其原因辨证调理。慢性肾病治疗起来比较困难,尤其是出现并发症和合并症时更难以控制,这种情况下需灵活运用中医调理,包括清热解毒、活血化瘀和凉血、利水渗湿等,保证气血充足和阴阳平衡,推迟病情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