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饮片特殊煎煮法自古有之,是指因临床不同医疗用途或药物不同性质而采取的特殊煎煮措施,“包煎”是其中之一,唐代《外台秘要》中记载“取车前子二升,用绢囊盛之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”;《普济方》中收载自《圣惠方》中半夏散,注明“旋复花半两,以绢包煎”;《配得本草》强调旋覆花“入药须绢包煎,恐妨肺而反嗽”;《名医别录》记载辛夷“毛射入肺,令人咳”。
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中医科郑诗凯介绍,包煎是指将中药装入符合食品或药用级别的包装材料(纱布、无纺布)中与其他药物同煎的方法。
“包煎的作用主要是防止药物漂浮或异物混入汤剂中致使药液稠化、糊化或浑浊等。古代煎煮中药时,常用绢丝、麻布等做囊包裹需包煎中药,而现代多用纱布袋或无纺布袋包煎需包煎中药。” 郑诗凯指出,中药汤剂包煎方法的正确与否,可能直接影响中药临床治疗效果,甚至与中药不良反应也休戚相关。
据2020年版《中国药典》,车前子、葶苈子、海金沙、蒲黄、滑石粉、辛夷、旋覆花、儿茶、蛤粉共计9味中药入汤剂需要包煎,这9味中药可分为四类:
1、含淀粉、黏液质较多的中药,易使中药煎剂糊化、稠化、粘锅底,包括车前子、葶苈子。
车前子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或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的干燥成熟种子,车前子种皮外表细胞壁中含有10%~30%的黏液质,为车前子胶,常称作车前子多糖,膨胀系数较大,黏性亦较大,煎煮过程中易吸水膨胀,释放入汤液,易沉降结底,引起糊锅,同时黏液质类成分还会降低药液的流动性,影响复方中其他成分的溶出与扩散。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或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的干燥成熟种子,前者习称“南葶苈子”,后者习称“北葶苈子”,两种葶苈子均含黏液质类成分:葶苈子多糖,且葶苈子较细小,易漂浮于液面,难以沉于水中从而不能充分煎煮。
2、漂浮于液面或沉于锅底的中药,不包煎则有效成分溶出减少,包括海金沙、蒲黄、滑石粉、蛤粉。
海金沙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的干燥成熟孢子,呈粉末状,棕黄色或浅棕黄色。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、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,为黄色粉末,体轻,放水中则飘浮水面。滑石粉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经精选净制、粉碎、干燥制成,主含含水硅酸镁,为白色或类白色、微细、无砂性的粉末。蛤粉为帘蛤科动物文蛤meretrix meretrix或青蛤cyclina sinensis的贝壳粉碎而成,主要含碳酸钙。
3、带有绒毛的中药,绒毛脱落后混入药液中易刺激咽喉,引起咳嗽,包括旋覆花、辛夷。
旋覆花为菊科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或欧亚旋覆花inula britannica的干燥头状花序,被覆大量绒毛。辛夷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、玉兰 magnolia denudata或武当玉兰magnolia sprengeri的干燥花蕾,苞片外表面密被茸毛。
4、易使药液浑浊的中药,影响药液滤过,包括儿茶。
儿茶为豆科植物儿茶acacia catechu的去皮枝、干的干燥煎膏,含大量缩合鞣质(鞣红),易产生大量絮状沉淀,同时还可能会吸附复方中其他活性成分。